- 18 环球
美氯乙烯泄漏事件,谁在背后操纵
-
杨蓉
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列车日前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后引发连日大火。因所载的氯乙烯可能引起爆炸,当地应急部门对其进行“受控释放”,方圆数公里内的数千名居民被迫紧急疏散。
“这是一场噩梦,现在仍然是。”尽管当地部门已在2月8日、亦即事故发生5天后解除了疏散令,但民众仍对可能遗留的化学污染忧心忡忡。
公开资料显示,长期吸入氯乙烯可增加罹患癌症风险,但是当前鲜有针对这种有毒气体短期内突然释放的危害的研究。当地政府则警告称,吸入氯乙烯燃烧产生的烟气可能会致命。
俄亥俄州当地媒体2月9日报道直言,本次事故处理中“还有许多未被回答的问题”,例如恢复公众信任、确保信息透明度、更新铁路行业的公共健康与安全政策等。铁路通常被视作最安全的陆路运输方式,但有铁路工会人士指出,由于广泛裁员、人手不足,近年来这个行业正变得更加危险。
除此以外,事故简报会上的一起涉嫌“暴力执法”的插曲也从另一角度引起了人们的“不安”。2月8日,在俄亥俄州州长介绍事故最新情况的同时,一名美媒记者因在现场直播报道被警察推倒在地、铐离现场,后续还面临非法入侵等指控……跑出“毒圈”,一场“关乎生死”的撤离
综合美联社报道,出事货运列车有超100节车厢,其中约50节车厢当地时间2月3日晚在俄亥俄州东部邻近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东巴勒斯坦城脱轨引发火灾。涉事列车共有20节车厢装载有毒物质,其中一半脱轨,当中包括5节运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
电视台和社交媒体画面显示,事故现场火光冲天、浓烟弥漫,滚滚浓烟甚至能在气象雷达上显示,还飘散到附近小镇。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已成立专责小组调查事故原因,联邦调查人员后来透露,列车工作人员在事发前不久收到了有关车轴机械故障的警报。
东巴勒斯坦城当局3日深夜在社交媒体发文,对事发地点周围1英里(约合1.6公里)范围内居民发布撤离令,并开放了当地高中和社区中心作为避难所,同时建议疏散区域外的居民避免外出。疏散区覆盖了小城逾4800名居民中的近一半。大火延烧数日,所幸未报告人员伤亡,但据当地官员称,有超过500人拒绝离家。
当地时间5日,铁路运营商诺福克南方公司通报称,工作人员当天发现5节装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释压装置停止工作,其中一节车厢内出现“急剧温度变化”,有潜在爆炸风险。为避免“灾难性”后果,诺福克南方公司6日决定在专家和应急人员协助下对上述5节车厢进行“受控释放”,把氯乙烯排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坑道内引爆并使其持续燃烧,避免这种有毒气体扩散到空中。
俄亥俄州和相邻的宾州随后下令将疏散范围扩大至事发地点方圆1至2英里内。
俄亥俄州州长办公室警告,吸入氯乙烯燃烧产生的烟气可能会致命,家中有未成年人但拒绝撤离者可能会被逮捕。当局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和预期释放流量划定了不同等级的受影响区域,留在红色区域内的人群将面临“重大死亡风险”,身处黄色区域者则会面临“严重伤害风险,包括皮肤灼伤和严重肺部损伤”。黑线代表在最坏情况下可能受到影响的整体受关注区域。
“你们必须离开,这关乎生死。”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万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亲口敦促居民。“未被回答的问题”
被疏散的居民2月8日被通知可以返回家中。俄亥俄州和宾州政府表示,在事故区域和周边居民区所采集的数百个空气样本中的毒素水平低于危险标准。一直在监测水质的俄亥俄州环保局则表示,有部分“物质”进入了河道等并“立即对鱼类产生了毒性”,但饮用水质量仍是安全的。不过,美联社指出,不少居民仍担心暴露在低浓度污染空气中的长期影响。
氯乙烯在室温下为无色易燃气体,工业上大量用作生产PVC塑料的单体,它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认定为致癌物质。美国疾控中心警告,长期吸入氯乙烯“可能与脑癌、肺癌和一些血癌有关”。氯乙烯燃烧时可产生光气和氯化氢,也是有毒气体。光气是一种剧毒气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用作化学武器,可致人呕吐和呼吸困难,在最急性接触中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氯化氢气味刺鼻,会刺激喉咙、鼻子和皮肤。
俄亥俄州本地媒体WCPN当地时间2月9日的报道直言,本次事故处理中“还有许多未被回答的问题”,例如恢复公众信任、确保信息透明度、更新铁路行业的公共健康与安全政策等。
东巴勒斯坦城镇长特伦特·科纳韦表示,人们仍对附近挥之不去的气味感到沮丧。他承诺“不会只相信”铁路运营商方面的说法,并表示有环保署的官员参与监督空气质量检测,当地官员也在每天监测饮用水系统。美联社称,科纳韦对于火车在疏散令解除后便恢复了在东巴勒斯坦城的运行表示不满,因为这比他预期的要快。他说,他将追究诺福克南方公司在事故中的责任。
据报道,东巴勒斯坦城的一位企业主和另外两位居民7日在联邦法院起诉了诺福克南方公司,指控其存在过失。诉状称,该铁路公司没有维护和检查其铁路轨道和列车,没有提供适当的员工培训,也没有合理地警告公众。
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即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运输行业部门联盟格雷格·里根表示,他担心美国发生灾难性列车脱轨事故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因为在过去六年中,美国主要货运铁路公司已经淘汰了约三分之一的工人,转而运行班次更少、路线更长的列车。
里根说,列车检查员原本有大约2分钟的时间来检查每节列车,但在大幅裁员之后,每节列车的检查时间被缩短到大约30至45秒。负责维护沿线轨道和发出安全信号的工作人员的管理区域也变得更大,最终更难提出预防性维护。
根据联邦铁路管理局的数据,美国每年大约发生1000次火车脱轨事故。此外,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媒体已经报告了多起有关列车装载化学品泄漏的事故。据《华盛顿邮报》,去年冬天,一列火车行经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县时,车载氯甲烷气体从松动的阀门处泄漏,导致周围两个街区居民被疏散。同年8月,一辆油罐车经过加利福尼亚州佩里斯时发生化学品泄漏,附近一条高速公路被部分关闭,周围地区民众亦被疏散。“暴力执法”令新闻界人士“不安”
在针对铁路行业安全的疑虑以外,此次脱轨事故简报会上的一起涉嫌“暴力执法”的插曲也从另一角度引起了人们的“不安”:在8日俄亥俄州州长介绍事故最新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全国新闻台记者埃文·兰伯特在现场进行直播报道时,遭到了国民警卫队队员和警察的粗暴对待,还面临进一步的诉讼风险。
和兰伯特一起的摄像记者普雷斯顿·斯威格特称,警察当时走到正在直播连线的兰伯特身边,要求他停止讲话。据美国全国新闻台称,兰伯特中断了现场报道,但随后被要求离开,还被试图强行带离发布会。
据美联社报道,东巴勒斯坦城警察局长布朗在一份声明中称,兰伯特在德万发言时“大声说话”,两名俄亥俄州公路巡警和俄亥俄州国民警卫队指挥官小约翰·哈里斯便让其停止报道,兰伯特与哈里斯发生了争执。东巴勒斯坦城警察局称,兰伯特随后被告知他需要离开新闻发布会,但他数次拒绝。美国全国新闻台的画面显示,正当兰伯特试图走回会场时,突然被一名警察拽住手臂,拉到体育馆外,并很快被推倒在地,被戴上手铐。
俄亥俄州州长办公室后来在一份声明中说,德万并没有看到这一事件,但他确实听到了“体育馆后方的争吵声”。声明称,德万“一直尊重媒体在其发布会之前、期间和之后进行现场报道的权利”。在发布会后结束后,德万也应询表示,他没有授意警方或国民警卫队进行逮捕。
据报道,兰伯特被指控犯有非法入侵和拒捕罪。根据法庭记录,他被关在监狱中大约五个小时,后以750美元的保释金被释放。
获释后,兰伯特在镜头前回应关切称,“没有一个记者期望在自己的工作时被逮捕。”美国全国新闻台华盛顿分台台长迈克·维基拉称赞兰伯特以专业精神处理了这一情况,并斥责警方侵犯了第一修正案。
乔治·华盛顿大学新闻学教授弗兰克·塞斯诺接受美国全国新闻台采访时说,他对警方的做法感到“非常不安”。“通常情况下,执法部门会理解你在做什么……他们不仅理解你作为一个记者在做什么,他们还想支持你,因为他们想把清晰的信息传给公众。”他说,“从我对这件事的评估来看,有些事情真的很奇怪地‘脱轨’了……这个命令是怎么来的?”
美国职业记者协会也谴责了警方逮捕兰伯特的行为,称记者应该能够在不受执法部门干扰的情况下向公众提供信息。该协会在一份声明中写道:“新闻不是犯罪,我们敦促东巴勒斯坦城警察局立即撤销对兰伯特先生的所有指控,并就其被捕一事公开道歉。”(据观察者网)